螃蟹和水蛭,这对看似毫不相关的物种,在武汉市蔡甸区却成了互惠互利的“好邻居”。在8月15日举行的湖北省中药材“515”行动现场推进会上,蔡甸区品源盛生态农业基地首创的 “蛭蟹共生”生态养殖模式,吸引了省专家组的高度关注,被权威专家评价为“极具创新性”和“行业首创”。
蔡甸区品源盛蛭蟹共生基地
该模式的核心创新在于:在标准化蟹池中巧妙布设网箱,让宽体金线蛭与大闸蟹同处一“室”。宽体金线蛭吸食螺类体液后,剩余的螺肉及自然蜕皮,摇身一变成为大闸蟹的天然高营养饵料。这一巧妙的生态循环设计,不仅显著提升了大闸蟹的肉质鲜嫩度,更赋予其“食药同源”的独特价值,真正实现了“一地双收”的高效产出。
“‘蛭蟹共生’模式极具创新性,通过高效整合资源实现了标准化运作。在当前行业中尚属首创,其价值与推广潜力巨大。”在实地考察品源盛基地后,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胡志刚给予高度评价。专家组同时对基地的生态化、标准化养殖予以肯定。
蔡甸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这一本土首创模式示范效应显著,蔡甸将大力推广此类生态养殖模式,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,培育乡村振兴新引擎。
据悉,此次推进会由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牵头,是湖北省助力中药材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。蔡甸“蛭蟹共生”模式,正为全省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生态样本。
一审:万轶 | 二审:熊霞 | 三审:方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