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9日21时,蔡甸区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。7月10日中午,在蔡甸区洪北大堤,记者看到,通顺河水面距大堤顶部约有1米的高度差,水面平缓。堤身迎水一侧,已铺设土工布防浪,并钉入木桩,用沙袋压实防浪。堤上的值守哨棚呈一字排开,防汛人员正手持铁锹等工具,在堤内侧来回巡查。
根据水文信息显示,7月9日19时,通顺河系水位上涨至27.65米,突破27.5米的保证水位。此前,该河历史最高水位出现于2016年,仅为27.11米。与此同时,天气预报亦显示,近期有大雨降临。
“蔡甸区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,是为了践行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理念,严格落实防汛预案的要求,积极应对超标洪水,确保防汛工作不亡一人,不溃一堤,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作出的决策。”蔡甸区水务和湖泊局总工程师吴国松介绍,根据蔡甸区防汛预案,通顺河水位突破保证水位,且未来有继续上涨趋势,即可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。
据了解,通顺河水系北接仙桃、汉川等地,上游源于汉江,下游汇入长江,属汉江水系。目前,因为长江水位高于通顺河水位,因此导致河水滞留蔡甸段面,防汛压力增大。依通顺河北侧而建的洪北大堤,护卫着蔡甸区侏儒、成功、洪北、消泗、永安、奓山等地区,内有农田十余万亩,是蔡甸区内的重要防汛干堤。
目前,蔡甸区已采取多种措施,确保安全度汛。从7月8日起,蔡甸区已经停止堤内向河内抽排水,并协调大军山泵站抽排,缓解河内水位。同时,积极协调上游地区,减少来水压力。
吴国松认为,因地势及水位原因,通顺河流域防汛压力,主要集中在蔡甸西南部地区,对长江流域影响较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