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险段布起“彩旗阵”,蔡甸这支青年突击队“小妙招”有大作用

2020-07-22 15:38   蔡甸融媒

7月16日,蔡甸区教育局组织21名青年教师组成突击队奔赴防汛抗洪第一线——蔡甸区消泗乡兴无垸洪南村750米最“险”段。短短几天时间里,这支年轻队伍迅速进入“战时”状态,并善于从细微之处观察和思考,在巡堤查险实践中大胆探索实用“小妙招”,助力精准防汛。

7月17日上午,区教育局突击队第三组组长蔡明勇和组员在巡查时看到,洪南村巡堤村民用系小红飘带的竹竿分别插在堤坝背面的“散浸”点处做标记,不仅醒目而且比较好定点监测。然而,在填写巡堤日志时却不好定位,而且通过6小时的巡查后,由组长一人汇总不免会有遗漏之处。

7月18日夜间风雨交加,在巡查过程中,他们再次发现,在恶劣天气条件下,根据村民系小红飘带的竹竿标记寻找“散浸”点监测,有可能会遗漏。

当晚值守期间,蔡明勇向突击队队长曾超提出“彩旗编号布阵,精准巡查记录”的建议,当即引起大家高度重视。当晚即商定,由队长负责落实“彩旗编号布阵”,蔡明勇负责制定“精准巡查记录表”。

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,曾超带领4位小组组长及组员们,将连日来巡查的重要和新增的“散浸”点一一仔细查看,并插上了16面红、黄、蓝彩旗,并总结出了“一用眼看、二用杆戳、三用脚踩”的“巡堤三步法”,每次出巡对险情处进行24小时“地段编号、彩旗编号”,对“监测时间”精准到分秒记录,对巡查类别及监测情况进行五大归纳提炼:1鼓包(脚踩松软、戳穿渗水、土包下塌)、2散浸(湿处挖槽、内有积水)、3管涌(水温变凉、水有旋涡、冒水浑浊)、4脱坡(堤脚土湿软、堤顶弧形裂缝)、5跌窝(堤顶沉陷、堤坡沉陷、周围松落、上有浮土)。

截至目前,蔡甸区教育局青年防汛突击队及时新发现较大“散浸”点4处,“跌窝”1处,发现新增12处一般“散浸”险情点,并联合村指挥部进行了及时有效处置,21名突击队队员同洪南村村民密切配合,在消泗乡防汛指挥部的指导下进行突击抢险任务1次。短短几天来,他们落实抓细、大胆创新的工作方法得到当地村民的广泛好评!
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