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1日,在蔡甸区洪北大堤(一)丁九村的驻守堤段,巡堤人员拿起铁锹正在巡堤,一个身材高瘦、戴着眼镜的年轻小伙格外显眼。他叫刘承旭,今年18岁,是奓山中学的高三毕业生,刚刚高考完。受到母亲、蔡甸经济开发区(奓山街)丁九村党支部书记范利华投身防汛一线的影响,刘承旭主动报名参加防汛,他说:“坚持!一定要干到防汛结束!”
高考结束后,7月10日,刘承旭就成了丁九村防汛一线的“正式工”。说起守堤第一天,刘承旭印象非常深刻。
“那天早上,天气很好,太阳也不毒辣。我站在堤上,风朝我吹来,真的是风和日丽,我感觉‘好舒服哇’!我以为这就是守堤,是不是太“享受”了。”刘承旭说,“谁知,半夜开始狂风骤雨,雨从窗户里打进了我们的哨棚,在妈妈和叔叔伯伯们急切的喊声中,我迷迷糊糊跌下床,穿上雨鞋、套上雨衣,跟着他们一起装砂石、背沙包。”刘承旭笑称,那感觉,就像从“天堂”掉到了“地狱”。
上堤几天,刘承旭跟着妈妈和村里的叔叔伯伯们一起巡堤,拿着铁锹一边拨开茂密的草丛,一边仔细查看有无管涌、散浸等隐患。丁九村负责堤段79米,刘承旭看完背水坡,又赶紧查看迎水坡,来回下来需要半个小时。
“孩子高考完以后,看着我每天在堤上不能回家,就问我关于防汛的事情,我想,讲给他听不如让他亲身经历。孩子爸爸刚开始很担心,但是经过这几天,孩子爸爸态度转变很大,非常支持孩子参与防汛抗洪。
”范利华告诉记者,她作为村支书,每天都在堤上,每隔15分钟巡查一次,做好记录,发现情况及时汇报。“能让孩子参与到防汛,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。他现在长大了,是个男子汉了,能为村里贡献他的力量,这在他的人生经历中,也将是一个非常难忘的回忆。”
“上堤之前,我一直觉得守堤很‘奇怪’,洪北大堤这么大,看起来这么牢,为什么要守?守的是啥?这些问题,一直都是我心里的疑惑。今年,妈妈在堤上给我上了一课!”经过10天的历练,刘承旭的胳膊明显黑了几个度,他指着背水坡远处的农庄、房屋告诉记者,“我知道,这么多叔叔阿姨爷爷们日夜坚守在大堤上,守的不只是堤,是家!是堤后千千万万的百姓!”
记者问道,“同学们知道你在防汛吗?”刘承旭呵呵地笑着,自豪地说,“同学们知道!他们还夸我是防汛小英雄!说要跟我开‘庆功宴’呢!不过,这些都等水退了再说,7月24日,我要到学校填报志愿。等我回来,我要继续坚守,一直到防汛结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