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甸区金融办多措并举,持续奏响优化金融营商环境“七重奏”,精准帮扶中小微企业实现疫后重振、高质量发展,优化金融营商环境。
聚力融资支持
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纾困力度
2021年继续对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持续影响、生产经营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企业,引导辖内金融机构不得盲目抽贷、断贷、压贷、缓贷,信贷展期、续贷、无还本续贷等政策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,并适当降低贷款利率。
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到2021年7月底止,蔡甸区金融机构累计为1719户企业、52.1375 亿元贷款本、息办理临时延期。
强化服务意识
主动做好“下沉服务”“上门服务”
相关部门主动走进园区、企业、街道。各银行金融机构根据网点分布情况、企业账户开立情况,组织营销团队对所属中小微企业上门开展营销走访活动。金融办坚持问题导向,对各街道、各行业主管部门每月收集、上报的有融资需求企业名单库及时开展调研走访,为企业提供综合融资方案。
攻克融资难题
全面启动融资困难企业信用培植工程
成立融资困难企业信用培植工程领导小组,建立相关部门、各金融机构参加的联合协商机制,定期召开会议,共同研究解决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,采取逐户筛选、确定名单、分类入库的方式,做实、做大融资困难企业储备库,并动态筛选融资困难中小微企业,多角度进行信用培植,满足企业融资需求。
2021年以来,融资困难企业信用培植工程成功为16家融资困难企业投放1.07亿元。
加强宣传力度
确保惠企金融扶持政策落地
组织各种形式、针对不同市场主体的政银企对接活动,及时将湖北省支持中小微企业降成本若干措施、武汉市政府纾困贴息政策、汉融通融资平台对接、银行创新型信贷产品等进行宣传和指导。及时发布最新金融扶持政策、做好惠企政策的解读并反馈企业的问题,将惠企政策宣传到位、落实到位,真正让企业感受到政策的“力度”和“温度”。
疫情发生以来,蔡甸区累计举办17场“政银企”对接活动,其中区政府与14家省、市银行机构签订1660亿元银政框架合作协议,5个街道与5家区内银行机构签订38亿元乡村振兴合作协议,现场区内10家银行机构与360家企业签订银企授信协议374.082亿元,参加“政银企”对接活动企业数3800家。
鼓励企业上市
加大对上市企业的培植辅导
定期组织、邀请省上市指导中心、券商保荐人对蔡甸区“金种子”“银种子”后备企业进行单独辅导,根据“五个中心”方案实施办法,按照“一中心一方案一清单一政策”要求,尽快修改、完善、出台《蔡甸区激励企业上市若干支持政策》,及时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奖励政策,鼓励企业采用上市、新三板挂牌、发行公司债、企业债等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。
提高创新水平
全面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
积极推动运用创新型融资方式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供给。全面加强对科技企业的服务,构建股权与债权、金融与非金融的综合服务体系,助推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。构建新型政银担体系,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功能。加强部门之间信息沟通,形成中小微企业纾困资金工作联系机制,统筹协调全区中小微企业纾困贷款进度。
优化考核支持
进一步完善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
《蔡甸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办法》2021年首次将普惠金融贷款投放、创新型信贷产品运用等多项指标纳入监测、考核指标体系,并按月对辖内金融机构进行监测、考核和通报。引导其进一步改进内部机制体制,增强服务意识,切实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,拓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