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甸护林人以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模式筑牢江城绿色屏障

2022-03-12 22:17   央广网  

长江沿岸,武汉三镇高楼林立,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口袋公园点缀其间,满足人们“出门见绿”的简单心愿。

嵩阳林场今年规划的义务植树点

在这个繁华都市的边缘地带,一群人怀揣梦想躬耕山林燃烧岁月,周而复始。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山野间“挥毫泼绿”,为城市发展筑牢绿色生态屏障。

高进德便是其中之一。

“扎根林场奋斗很踏实、亲切!”从小在嵩阳林场长大的高进德,退伍后选择继续回到林场,从父辈手中接过看护林场的“接力棒”。躬耕林场33载,他像呵护家人一样守护着这里的一草一木。

3月9日,记者在位于武汉市蔡甸区西郊的嵩阳林场初见高进德时,他正从林场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基地风尘仆仆地赶回办公室。

临近植树节,前来嵩阳林场参加义务植树的市民络绎不绝,许多通过网络报名而不熟悉路线的市民提前自驾来探路。作为嵩阳林场场长,高进德不管多忙,总要亲自带着他们到基地义务植树点去看一看。

嵩阳林场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基地内准备就绪的树苗

“植树贵在有心,人家大老远来跑一趟,不能让他们失望。”高进德介绍,嵩阳林场总面积16000余亩,森林覆盖率达90%。今年他规划出近200亩空地用于义务植树,约可种植苗木1万5千株。这也是嵩阳林场第八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。

如今,每每想起嵩阳林场义务植树活动从无到有的过程,高进德都感慨万千。他坦言,“在2014年之前,经常有市民在植树节当天跑来林场,问工作人员能不能植树。当时由于没有专门的场地,也没有准备树苗,没能满足市民的植树需求。”因此从2014年开始,嵩阳林场便提前筹备,面向民众提供义务植树点。

高进德还记得,最初基地接待量尚不足百人,通过逐年建设,于2018年成为武汉市4家最佳义务植树点之一。同年,武汉获批全国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试点城市,高进德抓紧机遇,努力改善林场义务植树点道路设施等硬性条件,提升义务植树活动接待服务能力。2019年,嵩阳林场获评首批国家“互联网+全民义务植树”基地称号。如今该基地年接待能力可达5万人。

高进德在堤坝上远眺嵩阳山

“堤坝以下的空地用作临时停车场,临时公厕也建在停车场旁边,市民沿着彩旗和指示标识走过一条碎石路,就到今年的义务植树点了。”今年,高进德将义务植树点定在嵩阳寺以东的山坳里。远远望去,嵩阳寺前的黄金水库堤坝上,一长串彩旗迎风飘扬,为前来植树的人群引路。

多年来,高进德也养成了一个习惯,每次巡山护林时,都会顺道看看往年义务植树点的树苗生长情况,并随手拍下苗木长势照片发给植树人。去年3月,他将钟家村幼儿园小朋友2018年种下的树苗最新长势照片反馈给学校,不少学生家长看后感慨:“孩子看到自己种的树长这么大了,明白了什么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这就是最好的自然教育课!”

高进德检查挂在树苗上的二维码标牌

“只要是与义务植树相关的事,不论再小,高进德都放在心上。”因长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与高进德相识的辛福兵医生对此深有感触。辛福兵还记得,去年植树节期间接连下了两天小雨,有几位市民植树后忘记将树苗上绑扎的二维码拍照留存,以致无法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站生成身份信息,领取电子证书。得知情况后,高进德二话不说踩着泥泞到基地里找到树苗帮市民拍照。

据统计,2017年以来,武汉共开展主题义务植树尽责活动1499场,累计有851万人次参与,折算植树721万株。高进德期待着,不久的将来,这些茁壮成长的小树苗会变成又一个“绿水青山”的美好画卷,守望城市发展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