村里村外“双线作战” 蔡经开女村干防汛一线展风采

©原创   2020-07-31 19:19   蔡甸融媒记者 吴洋 朱通

今年是特殊的一年,蔡甸区蔡甸经济开发区(奓山街)的女村干部们在经历了疫情的“战斗”后,如今继续奋战在洪北大堤防汛一线。她们不畏艰苦、勇于担当,村里村外“双线作战”,在防汛一线尽显巾帼风彩,让我们来体味她们的故事。

为了专心守大堤,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,常福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杜伟和防汛队员们舍小家、顾大家,在该村防守责任段附近租下80平方米的民房就近居住,今年防汛以来,她和6名队员已有25天没回家了。

“在防汛工作中,杜书记怕我们累着了,总是亲自换我们去休息。” “巡堤过程中,杜书记遇见野生蝮蛇4、5次,她没有表现得像一个女人一样害怕,反而还叮嘱我们巡堤的时候一定要穿雨鞋,晚上手电筒一定要开最亮,遇见野生蝮蛇不要慌、不要怕,只要不动它,它就不会攻击你。杜书记确实是一位不畏艰苦、无私奉献的好书记。”该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杰对记者说。  

自今年蔡甸区防汛工作启动以来,杜伟带领村防汛队员不间断巡堤查险,除杂、清淤,共发现散浸点3处,并第一时间对险情进行处理,和队员共同守好634米的责任段。除了负责防汛工作外,最近村里人口普查、应届毕业生入伍、文明创建等工作也要安排。

今年疫情、汛情期间,杜伟一直在村里及防疫、防汛一线忙碌,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无暇顾及,在驾校工作的丈夫只有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,在家里照看大女儿和3岁的儿子。防汛期间,杜伟的儿子感冒发烧了,她没空回家,只有让丈夫和姐姐带儿子去看病。儿子病好了后,要求与妈妈视频,“妈妈,你在哪里?”“我在工作的地方!”“妈妈,我要来看看!”“这里有毒蛇,你不能来!”儿子最后回复杜伟:“妈妈,我来保护你!”谈到此处,平常像男同志一样拼命工作的杜伟,不禁眼眶湿润了。杜伟说,对于家庭,她感觉内心愧疚,她感谢在背后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丈夫。

疫情期间,杜伟每天带领该村工作人员、志愿者上门给村民测量体温、叮嘱村民不要出门,并发放防疫物质,为村民代购生活用品。在杜伟和村工作人员、志愿者的努力下,该村获得了“无疫情村”的荣誉称号。对于有实际困难的村民,杜伟总是去帮助他们。  

村里52岁的困难党员李某,一直瘫痪在床,疫情暴发前几天,李某的妻子已回黄陂老家,李某一人留在家里。通过走访了解到李某的情况后,杜伟和常福村工作人员一起轮流为李某送饭。为了李某的饮食营养均衡,她们有时为他煮汤圆、下面条,有时为他炖鸡汤、鸭汤等等,持续送饭菜一个月,直到疫情好转后李某妻子回来。

“我是一名村支书,更是一名党员,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在工作中,我应勇担重担、冲锋在前,在各项工作中带头作表率,把村里的工作安排好,做得更出色!疫情我们都扛过来了,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战胜汛情。“杜伟对记者说。

防汛以来,丁九村党支部书记范利华带领10名防汛队员坚守在大堤上,工作中遇到难题时,范利华总是冲锋在前,与队员们一起商量解决。当暴风雨天气来临,是她最担忧的时候,范利华一刻也不愿离开大堤,准备随时与队员们应对险情。在防汛的日子里,范利华的丈夫也帮忙为村里运送防汛物资,刚参加完高考的儿子也加入到防汛队伍中。

防汛期间,55岁的凡里村村委会主任陈少华肠胃病复发,吃药、打针后仍坚守岗位,她还“双线”作战,除了负责防汛的事情外,还要安排村里拆迁工作。

防汛工作中,陈少华总是带头巡堤查险、解决难题。她特别关心、体谅村里的防汛队员,抢着打扫哨棚卫生,帮队员们洗衣服。当遇到风雨天气时,她总是嘱咐队员们要注意安全,队员们都亲切地叫她“大姐”。

三红村党支部书记刘汉娥冲锋在前,积极带领队员下堤清障除杂、巡堤查险、冒雨参加防浪工作。为了给村防汛队员提供饮食生活方便,刘汉娥把自己家的冰箱搬进哨棚里,做饭给队员们吃。刘汉娥的丈夫平常从事自由职业,在背后默默支持妻子的工作,除了照顾好家里的老人、小孩外,空闲时间还帮村里运送防汛物资。

巾帼不让须眉

好样的!

在今年的防汛工作中

也有许许多多的女性工作人员

发挥了“半边天”的作用

为防汛工作贡献巾帼力量

我们相信

在蔡甸区所有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

一定能战胜汛情!


相关阅读